IPO早知道 | Uncle C · 2020-06-18 07:14
港交所上半年近8成新股上市市盈率为20倍以下。
据IPO早知道消息,德勤近日发布了“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0年上半年回顾与前景展望”报告。报告显示,尽管2019新冠病毒大流行,但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上市仍然继续表现强劲。以新股融资额计算,由于大量科技新股于科创板上市,令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能够稳守全球领导地位,再次超越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在完成来自美国上市的中资科技公司的两宗超大型第二上市项目后,香港交易所晋升至第三位。
今年第二季度港交所与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有三只新股打入全球前五大新股融资额榜单,但前五大融资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8%,疫情对环球超大型新股上市不利。
中国香港市场:更多新股以低市盈率上市
受到疫情爆发影响,2020年上半年香港新股上市数量下跌,但受惠于两只庞大第二上市新股,使融资总额仍较去年同期多。2020年上半年新经济新股数量下降,但总融资规模大幅扩大。
今年新股数量再进一步减少,但仍较2010年至2016年同期的数量高;融资额则为2015年同期以来最高。上市申请案例整体趋势与上一季度维持不变,上市申请及处理中的个案数量依然较去年同期少,主要为疫情爆发令到部分筹备上市的工作遇上阻滞,当中以申请被拒的降幅最为明显。
今年前五大新股全数为新经济企业,融资总额共计约62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88亿港元大幅上涨118%。
来源:德勤
今年上半年来自内地企业的新股数量比重与去年同期持平,近8成新股的上市市盈率为20倍或以下,以较低市盈率上市。
主板和GEM新股上市首日表现优于去年同期,但表现欠佳的新股的回报率则稍较去年同期再进一步逊色。两宗极大规模IPO融资额占主板融资总额约63% ,是自2015年同期以来的另一高位。
主板与GEM平均融资规模继续下调,主板更从去年同期的8.0亿港元跌至6.2亿港元,跌幅多达23% ,GEM则减少12%至5,886万港元。
尽管市况未如理想,处于发售价范围中间值或以上的新股比重稍增加4个百分点,而低于发售价范围中间值的新股比重也下降7%。
由于零售投资者一向对于投资小型新股较为踊跃,所以今年上半年超额认购倍数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96%的新股获超额认购(去年同期81%);其中56%项目获20倍以上超额认购(去年同期30%)。
今年上半年,港股房地产与科技、传媒和电信(TMT)行业新股数量比重最高,两者比例均较去年同期增加,消费行业的比重稍有回落。受惠于全新上市制度,TMT新股融资额超前。
中国内地市场:新股平均融资额增幅较大
今年上半年A股的新股发行数量显著上升,平均融资额小幅上升(117只新股,融资额1381亿元)。新股发行速度维持于2019年同期水平。
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的新股上市首日平均回报率为44%,由于A股规定新股首日涨幅不得>44%,因此新股首日回报率无明显差异。各板块新股回报率较为平稳,最高和最低回报率分别为44%和39%。
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回报率为178%,由于科创板上市前5日涨幅不受限制,因此回报率较传统板块较大。不同板块新股回报率之间差异显著,最高和最低回报率分别为587% (东方生物)和39% (八亿时空)。
上半年内地市场仅有一笔极大规模的新股发行(京沪高铁,601816.SH),但由于今年平均融资额增幅较大,总融资额增幅明显。
主板的平均融资规模均较去年大幅上升,中小企业板以及创业板则略有下降;其中主板的平均融资规模为22.6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2.3亿元人民币;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分别为6.9亿元人民币和5.7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分别为9.4亿元人民币和6.4亿元人民币;2020年上半年科创板平均融资规模为11亿元。
与2019年同期一样,100%新股项目获超额认购,其中100%获100倍以上超额认购。
新股中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以及医疗行业比例上升,制造行业及消费行业比例下降。来自消费行业的融资金额领先,制造业和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追随。
截至今年6月12日,除了申报于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以外,等候于其他市场上市的正常审核状态企业数量为427家,较2019年同期的348家增加79家,另有2家企业因申请文件不齐备,有待在更新财务数据后恢复审核。
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状态企业数量为195家,无企业因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中止审核的情况。
上市制度上,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2020年6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同日,深交所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安排,共计8项主要业务规则及18项配套细则、指引和通知,涉及首发审核类、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审核类、持续监管类、发行承销类、交易类等五个方面。
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后,红筹回归科创板的指导性文件密集出台,意味着红筹回归正加速破冰。
2020年6月5日,上交所发布《关于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解决了红筹回归科创板过程中包括对赌在内的四大问题。
2020年6月3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规定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公司可以申请转板至科创板或创业板,新三板转板制度正式落地。
中概股医药、TMT新股数量并列第一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爆发、中美关系及政策影响,赴美上市中国企业数量减少,但融资金额略增(12只新股,融资18.4亿美元)。
前五大融资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5%,融资额首位为来自TMT行业的大型新股,生物科技行业在融资额前五大排名中占据两席,反映美国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来源:德勤
今年唯一一只大型生物医药新股首日表现优异,收益率位列第一,但首日表现最差的三只中概新股中也有两只来自生物医药行业。首日表现第二、第三位的新股均来自TMT行业,表现最差的新股来自教育行业。
医疗及医药行业和科技、传媒与电信行业首日回报率位列一二,教育行业排名最差,去年领先的则是医疗及医药行业、金融服务行业和消费行业。
医疗及医药行业和TMT行业新股数量并列第一;去年同期则是金融服务行业新股数量大幅领先。TMT行业融资额居于首位,医疗及医药行业随后,而去年则以消费行业领先。
全年展望:料5-8只中概股二次上市
德勤预测2020年全年香港将会有大约130只新股上市融资1,600-2,200亿港元,包括5-8只中概股来港二次上市。3至4宗超大型新股或会上市,每只融资额达78亿港元,包括一食物与饮品品牌、在线医疗和保健平台和金融服务机构。整体来说,医疗医药与生物科技、TMT 新股会成为市场亮点。
来自大中华区域的同股不同权公司和第二上市公司将于今年8月被纳入恒指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对中概股来港作第二上市有利。H股全流通改革、企业持有不同投票权、招股无纸化与新股发售定价机制的市场咨询均有利持续吸引企业于香港上市。
A股市场截至2020年6月12日,已经过会但尚未发行的企业共计有106家(包括56家科创板),其中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33%)占比最大。
德勤中国预计中国内地的科创板全年或有100-120家企业登陆,融资额达到1,100-1,300亿元人民币,而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全年估计约有130-160只新股融资约达1,700-2,200亿元人民币。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
作者:Uncl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