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米“用烂”的模块化,服务机器人用行不行?

亿欧网 | 苑晶铭 · 2022-02-17 21:01

市场不是问题,降成本才是赛点。

“2035年,这是个机器的时代!”

这是科幻电影《我,机器人》里一家机器人公司的广告语。在电影里,机器人在很多领域超越了人类,并且大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今,电影里想象出的未来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机器力量”,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奔跑在现实与科幻之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形容冬奥会上的智慧餐厅:“就像一部科幻电影”。

据悉,此次冬奥会5400平米的智慧餐厅,可以容纳超过1700人用餐,其中有120台制餐机器人24小时待命。这些机器人能保证每3分钟供应一道菜,并能提供点菜、备菜、上菜和调酒等服务,菜品覆盖中、西两类。

除了餐厅机器人,北京冬奥会上还活跃着防疫、引导、物流和递送等各类服务机器人。

不过,冬奥会上繁荣的“机器人总动员”景象,在日常生活中尚未能普及。受制于居高不下的成本,商用服务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还未能实现,机器人们提供的智能服务还无法进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厂商们而言,在已然开启的“机器服务时代”面前,如何通过技术突破降低商用服务机器人成本,以实现人工替代价值,是眼下最为直接的挑战。

疫情掩护下的“革命”

近年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机器人市场之一,需求增长迅速。

2014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对比来看,由于需求不足难以使供给方取得规模效益,再加上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研发起步较晚,导致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略落后于工业机器人。

转机发生在2020年。新冠疫情催生了无接触式服务的需求,商用服务机器人包括清洁消毒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再次走到公众的聚光灯下。

新冠疫情促使资本和机器人厂商们坐言起行,加快了向这一领域“进军”的脚步。根据天眼查数据,2021年服务机器人相关融资事件有至少113起,融资金额超440亿元,远超往年。

此外,疫情期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IFR测算,2020年全球服务机器人总销售额1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9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5%;总销量15万台,同比增长35%。中国电子学会表示,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总销售额增速高达32.2%。

根据亿欧智库《2021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测算,到2023年,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接近495.36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推动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这场疫情对于机器人厂商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数字咨询公司阳狮沙宾特(Publicis Sapient)首席执行官奈杰尔·瓦斯看来,疫情带来的衰退实则为机器人厂商们提供了完美的掩护。实际上,经历了挫折的企业并不想回归疫情前期的常规运作,而是在重新设想自身的运营方式。

瓦斯表示,等疫情被击退后,企业对新技术的热情可能会消退,许多企业都错过了此次推动自动化的良机。

也就是说,疫情对于机器人厂商而言更像是一场革命。如果这些厂商只顾得上在疫情导致的衰退中努力活下来,那就将失去瓦斯所说的掩护。

那么,在这场“革命”中,机器人厂商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

降低成本才是真命题

一直以来,功能与价格是商用清洁机器人替代人工最重要的衡量点。要想在掩护下推陈出新,首要解决的就是机器人厂商们最为头疼的问题:在降低机器人成本及售价的同时,提高产品性能。

哈佛商学院史兆微表示,中国庞大的机器人市场规模能让国内制造商实现规模化实践和完善生产流程,从而持续降低成本,并且提高机器人本身的能力。

从目前的机器人市场来看,功能较为完善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售价在几千元至几十万元不等,采购后能够正常服务约3至5年,部署成本略低于一二线城市人工成本,但并不显著。

根据亿欧测算,在主要五大场景中,清洁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3.7-6.3万元/月;终端配送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0.6-2.4万元/月;讲解引导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0.6-1.4万元/月。

亿欧智库认为,开发模块化的商用服务机器人是产品未来发展大趋势,将会有助于降低机器人产品的更新成本,促进销售。从而催生持续性的采购需求、提高买家的复购率。

“当今,模块化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学、经营学专家之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且它还有可能彻底改变现存产业、企业的结构,具有十分强大的冲击力。”国际经济学会主席、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青木昌彦如是说。

模块化生产究竟对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有怎样的作用?

科学家赫伯特·西蒙曾讲述过一个关于制表的故事。假设两名表匠都要安装一只集成了1000个零件的表,其中一名钟表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安装,但如果他的工作被打断了,或者丢下一只没完成的手表,他就必须从头开始。

相反,另一个钟表匠则是将10个模块组装在一起,最后组成手表。每个模块又由10个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再由10个零件组成。如果他暂停工作或者被打断工作,他只是损失了一小部分工作成果。

西蒙表示,这个故事的重点是,模块允许技术的组成部分分别进步,可以对每个部分分别加以关注和改进,对工作性能分别进行试验和分析——每个“集成”可以“悄悄地”被探察或者更换而不必解体余下的技术整体。而且这样做还可以允许通过技术的重新配置来适应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组装可以根据需要被来回变换。

从理论到实践,模块化技术是从谷歌的Project Ara项目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有了这项技术,未来的科技产品,只要更换一个零件,就可以获得和原装设备一样的性能,省钱又省事。

机器人生产也是如此。

一直以来,功能固定、无法应对环境与任务的变化限制了传统机器人的发展。为提高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任务需求的自重构模块化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

模块化生产铺路

实际上,车企们对于模块化生产这一“套路”早已轻车熟路。

近年来,因灵活性和节约成本,模块化平台在汽车行业备受推崇,自主车企模块化平台扎堆发布。例如大众的MQB、MLB、MMB、MEB,宝马的UKL,奔驰的MFA、MRA,日产的CMF以及丰田的TNGA都属于模块化平台或架构。

相关行业人士表示,降低成本是模块化诸多优势中的关键。

2015年,大众称计划将其未来所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单元实现模块化设计,并使电池单元成本降低66%,这将使大众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服务机器人厂商可以参考同样的发展路径。对于一个机器人而言,底盘是其整体构造非常重要的硬件模块。为了避免在各功能部分集成调试上浪费精力,机器人底盘的功能十分齐全,它承载着机器人定位、避障、导航和地洞等基础功能。

从重要性上来讲,如果说机器人的安卓交互系统是大脑的话,那么底盘就是一个小脑,它占据了机器人本体开发工作的70%左右。

如此,将服务机器人底盘进行模块化生产,无疑会帮助服务机器人厂商们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降本增效。

根据亿欧智库《报告》,服务机器人底盘通用性强,仅需进一步开发供电接口与信号传输接口即可满足模块化开发需求。

亿欧智库认为,当前服务机器人企业功能模块与底盘往往是由传输线连接。行业和企业要完成模块化开发仅需要将传输线用标准化的触点接口代替,即可实现功能模块的拆卸和再组装。

接口的模块化也早有先例。2013年,彼时还在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启动了模块化手机项目“Project Ara”,自此,模块化手机这一概念开始在手机行业内走红。

2016年,LG推出G5,这款旗舰机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机身设计,机身底部设计了可拔插的接口,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更换不同模块;2021年,小米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的模块化手机设计专利被列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

但目前来看,模块化手机似乎并没有引领手机行业的趋势,因为模块化产品实际上是标准化与定制化妥协的结果。行业人士表示,用户的需求永远是个性化的,现有技术和生产体系则是标准化的,并且也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客制化需求。

那么商用服务机器人模块化是否会重蹈手机模块化的覆辙?在亿欧分析师邵雯梦看来,模块化生产导致个性化流失对于商用服务机器人影响并不大。

首先,目前的商用服务机器人本身同质性严重,功能基本类似;

此外,商用服务机器人最先考虑的是工具属性,尤其是成本效益跟人工的对比,个性化还不是主要考虑的方面。

对于买方来说,模块化更便于维护和二次采购,灵活性更强;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通过模块化开发可以降低企业自身设计、开模、生产和采购成本,且更新换代成本更低,模块化开发更容易产生差异化产品。

尾声

毋庸置疑,我国的整体制造实力尤其适合模块化商用服务机器人发展。

如今,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已不同以往,“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均重点强调发展服务机器人。

邵雯梦表示, 我国发展模块化商用服务机器人的优势在于整体宏观环境。我国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体量巨大,拥有多个产业的完整生产线和供应链体系。

此外,目前来看,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欧美更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对比中美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后发现,从人口规模和工业化发展水平来看,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各类制造行业仍有巨大市场和发展空间。

眼下,几乎所有关于机器人的科幻电影似乎都在时刻提醒我们:你看,未来就在那儿。

今天,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的中国手机厂商,已然在全球前十中占住了过去传统手机时代不曾有过的身位。现在,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产业也已等到天亮,机器人厂商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再是如何从“0”走到“1”,而是找出一条路,走向无穷。

文章来源:亿欧网

作者:苑晶铭

最新直播

热门活动

亚洲化妆品创新峰会暨国货百年化妆品陈列展

  • 上海书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
  • 2024-11-24

厦门人才企业榜暨“创道至简”创投领袖高峰论坛

  •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中心、厦门日报社
  • 厦门
  • 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