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公园 | 靖宇 · 2020-04-03 16:30
看不懂的商业模式、海量的融资、疯狂的扩张和迅速上市,瑞幸的丑闻可能不仅仅是「羊毛时代」的终结,他也给了商业领域一个教训
很难确定,买了瑞幸咖啡股票的人,和卡包里有多张瑞幸咖啡 3 折券的人,哪个更焦虑一些。
从昨晚瑞幸咖啡承认财务出现造假问题,股票数次熔断,股价蒸发 80% 之后,社交媒体上瑞幸的铁杆「羊毛」用户们,就晒出了一张张订单,渴望再薅最后一次 3 折咖啡。当然,还有更多信奉富贵险中求的抄底大军,愣是在几次熔断的间隙,把瑞幸的股票从 5 美元,「薅」到了超过 10 美元。
3 折咖啡和 1 折瑞幸的股灾事故,源起自专门做空中概股的机构浑水(Muddy Water Reaserch)的报告。报告中称通过超过千人次的实地调查,拿到了实际证据,证明瑞幸从 2019 年第三季度开始捏造财务和运营数据。将 2019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每店每日的商品销量至少夸大了 69% 和 88%。同时,指出瑞幸创始团队已经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套现了十数亿美元。
为什么在挺过了浑水的做空之后,瑞幸要选择在两个月后「自爆」?
自爆 VS 退市
2 个月前,浑水的做空报告虽然对瑞幸股价产生了影响,但后者在 2 个月内又慢慢涨了回来。那么,为什么在被做空两个月后事件平息后又自曝家丑?
根据媒体燃财经的报道,美国上市公司在遭到做空之后,根据证监会要求,公司需要进行回应,或者启动调查。而浑水的做空报告出现的时机非常微妙,选在了各大公司公布四季度和年度财报的 2 月初。
面对浑水的做空,瑞幸选择当时向美国证监会提供数据,证明浑水做空不实;同时,在一个半月之后,宣布任命两位来自审计机构的新的独立董事,并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对公司数据进行审计。
4 月 2 日,特别委员会提出了调查结果,因此闹出瑞幸「自爆」22 亿元财务造假的消息。因为如果瑞幸不「自爆」,则无法提交年度财报,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被勒令退市。相比之下,只是爆出财务造假丑闻,还有回天的可能。
特别委员会的「自查」结果显示,从 2019 年第二季度开始到第四季度,公司一直存在虚假交易问题,涉及金额约为 22 亿元人民币。鉴于瑞幸在 2019 年 5 月赴美上市,这意味着公司上市后的所有数据,都存在造假问题。
目前,瑞幸发布公告,称已将刘剑等几位员工,给予停职并解除合同处分。
同时,在 2 月份被浑水做空之后,多家律师公司就对瑞幸公司提起了集体诉讼,要求赔偿投资者的损失。这也反映出美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策略,即用公众来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上市公司需要对自己和投资者负责,而不能真正约束的话,将面对非常严厉的结果。不仅公司可能退市,而且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的股市采用的是成年人法则——诚信经营,犯事必抓。
瑞幸冲击波
终于站出来承认 22 亿元造假的瑞幸,接下来将会面对什么后果?
首先,鉴于瑞幸「自爆」基本做实了浑水的做空报告,律师的集体诉讼很有可能最后成功,瑞幸接下来可能面对巨额经济赔偿。而这对在疫情影响,线下不可避免受到打击的瑞幸来说是灭顶之灾。对于那些从昨晚就开始疯狂使用 3 折咖啡券的同学来说,很可能是正确的,因为谁知道这些卡券在几天后还能不能「薅」出咖啡来——这大概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咖啡行业的挤兑事件。
瑞幸事件造成的最大影响,不是其本身,而是整个中概股公司。一年半上市,目标 1 万家门店,对标星巴克,这样一家中国明星创业公司,上市后被爆出数据造假,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有了瑞幸这个案例,之后所有计划赴美上市的公司,可能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审核和严峻的挑战。
更危险的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因为制度和文化因素,本身就对对方充满了不信任。而瑞幸事件,则为美国提供了「把柄」。甚至,可以这样说,不仅瑞幸咖啡,或者是中概股公司,乃至中国本身,都可能被美国贴上造假的标签。这对所有中国公司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瑞幸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将在之后逐渐显露出来,这只是个开始。
看不懂的商业模式、海量的融资、疯狂的扩张和迅速上市,瑞幸的丑闻可能不仅仅是「羊毛时代」的终结,他也给了商业领域一个教训。
智慧与取巧是有分别的,创业者可以尝试以创新重新定义一切,但显然,你不能背离规律,你也不能重新定义诚信。
(文章来源:极客公园,作者: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