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 | 张继文 刘全 · 2022-07-18 20:51
千家公司排队IPO,再不上市,都不敢开股东大会了
千家公司正在A股排队IPO。
如你所见,IPO队伍浩浩荡荡。
最新奔赴IPO的是一家知名AI独角兽。7月15日,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招股书,拟科创板IPO,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拟募集资金10.33亿元。这曾是创投圈炙手可热的独角兽,如今也要去科创板上市了。
肉眼可见的是,A股正在迎来IPO排队大爆发。相比美股、港股的冷清,刚刚过去的6月份,A股新增受理429家企业,数字惊人。如果我们把时间再拉长一些,场面更壮观——截至2022年6月30日,A股IPO在审企业共计1,083家,堪称IPO千家长龙。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实力不错的公司有信心,缺钱的公司有动力,形形色色的公司都想去上市,不约而同地造就了目前的IPO申报盛况。”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VC投资人感叹。
剑桥校友联手创业,上海交大教授要去IPO敲钟
思必驰的故事要从一对好兄弟讲起——高始兴和俞凯。
1976 年出生的高始兴,早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复合材料专业,后赴英国留学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在这里,他结识了日后的创业战友、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特别研究员及教授俞凯。
俞凯同样是1976年出生,曾拿到了清华大学自动化学士学位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学位,后来到剑桥大学工程系攻读语音研究的博士。在剑桥期间,高始兴和俞凯二人同属一个学院,经常一起打乒乓球,久而久之成为了好友。
2007年,受剑桥大学创业氛围影响,二人决定在英国剑桥科技园成立了思必驰,主攻语音技术服务方向。次年,高始兴为开拓中国市场,回国在苏州工业园继续创业,而俞凯则留在剑桥攻读博士后。回国初期,思必驰将原来的语音技术应用在对外汉语业务上,希望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教外国人学汉语。
创业初期,公司没有太多资金购买语音数据,高始兴天天跑到中小学、咖啡厅、图书馆等外国人多的地方,找人帮忙录音采集数据。高始兴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这一细节,“这期间,自己也遭遇过无数冷眼和无视,但任何困难都未动摇过我的信心。”
很快,高始兴意识到对外汉语市场天花板不高,便带领着公司转向国内英语市场,这也是思必驰第一次战略转型。然而,当时市场对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技术认知度不高,思必驰也一度陷入经营困难的窘境。
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入不敷出,账面上的钱只够花几个月,高始兴只好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好在2011苹果上线了Siri功能,带火了语音交互市场。看准时机后,高始兴带着思必驰果断转型,all in智能硬件领域,并将口语教育业务剥离,成立子公司——驰声科技,后被网龙全资收购。
2012年,俞凯学成归国。但他没有全职加入思必驰,而是选择到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担任教授,通过学校基础研究支撑公司科研力量,帮助公司商业化变现。随着不断深入应用场景,高始兴团队发现AI对话交互对于芯片的能力和功耗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他们做出了一个颇为大胆决定跨界——成立芯片公司。
2018年3月,思必驰旗下芯片设计公司深聪智能成立,专注于智能语音算法及芯片设计的软硬件优化。同一时间,云知声、出门问问等多家AI语音创业公司也发布了芯片,AI公司造芯成为了新风尚。时至今日,深聪智能已完成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思必驰、中芯聚源、元禾控股等。
如今,思必驰整体业务围绕“云+芯”重点布局,自主研发新一代人机交互平台和人工智能芯片,已拥有全链路的智能语音语言技术,为车联网、loT及众多行业场景合作伙伴提供自然语言交互解决方案。
即便如此,思必驰依旧没能逃过亏损的魔咒。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思必驰营收分别为1.15亿元、2.37亿元、3.0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83亿元、2.15亿元、3.35亿元;扣非后净亏损分别为2.75亿元、2.03亿元、3.44亿元。
一路走来,思必驰至少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有联想之星、荷塘创投、元璟资本、元禾控股、元禾辰坤、中民投、深创投、和利资本、中信金石、清控银杏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阿里巴巴、联发科、富士康、北汽产投、美的资本、佳都科技等产业公司。
招股书显示,目前阿里巴巴持股13.22%,为公司最大的机构股东。而创始人高始兴和俞凯分别直接持有公司 11.5285%和 7.9589%的股份,二人合计持股36.7726%。伴随着思必驰冲刺IPO,两位剑桥好友有望迎来人生第一个IPO。
千家公司排队IPO,再不上市,都不敢开股东大会了
思必驰奔赴IPO,只是当下IPO排队大爆发的一缕缩影。
这里有一组数据——据证监会网站、京沪深交易所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A股IPO在审企业共计1,083家。其中,沪主板168家,深主板148家,科创板187家,创业板445家,北证135家。
尤其在6月份,IPO申报迎来罕见爆发。据Wind数据统计,单月新增受理429家企业,而在今年5月,这一个数字仅为59家,可见涨幅惊人。而从行业角度看,IPO依旧偏向高端制造业和科技行业。
不久前,国产数据库的龙头企业——达梦数据冲刺科创板。作为达梦数据的创始人,冯裕才是一位70多岁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上世纪80年代,已入职华科的冯裕才带着自己的研发小组,研制了我国第一个自主版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CRDS”。2000年11月,冯裕才成立了达梦数据。此后二十余年,达梦数据打破了甲骨文的垄断,成为中国国产数据库管理软件排名第一的公司。一旦成功上市,达梦数据将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
还有今年火热的氢能赛道,一连跑出3个IPO。过去一个月,氢燃料电池公司捷氢科技、国富氢能、治臻股份依次发布科创板IPO招股书。其中,捷氢科技成立2018年,是上汽集团旗下的一家主攻氢燃料电池的企业,已完成多款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的产品开发,功率涵盖6kW~260kW,并应用于乘用车、轻型客车、城市客车、公路客车、轻中重型卡车、机车、叉车、拖车等诸多领域。
而国富氢能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为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厂商、整车厂商、能源公司、城市公交运营公司等客户提供氢能核心装备;2016年创立的治臻新能源是一家专业研发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公司,董事长陈关龙曾任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就连以往喜欢扎堆在港股上市的消费企业也转战A股。6月底,沃隆食品已完成中信证券的IPO辅导并报送了招股书,拟登陆上交所主板。沃隆食品创始人杨国庆出身食品专业,早期从事坚果的进出口贸易,到2012年开始创立沃隆品牌。针对坚果销售囿于季节性的痛点,杨国庆开创性地研发出第一款混合装、小包装的每日坚果,并在2016年上线沃隆天猫旗舰店。如今,杨国庆带着这个的爆款坚果品牌走向了IPO敲钟的门前。
无独有偶,网红牛奶品牌认养一头牛也向上交所主板提交招股书。认养一头牛的创立故事,要从创始人徐晓波从中国香港购买奶粉的经历讲起。2012年,去香港出差的徐晓波因购买奶粉数量超过了规定的2罐,而被中国香港海关查扣。于是,他于2016年在杭州正式创立「认养一头牛」。6年时间,认养一头牛已完成 5 轮融资,KKR、德弘资本、美团龙珠等知名机构纷纷入局。最新一轮增资后,认养一头牛的整体投后估值约 100.64 亿元。
此外,上半年低迷的医疗健康赛道也呈现了IPO爆发之势。过去一个月,创业板、科创板、港交所已受理与递交招股书的企业数为29家,远远超过了前五个月,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医疗健康企业冲刺上市。而从细分赛道来看,6月冲刺IPO的生物医药企业有24家,医疗器械企业有4家,医疗服务企业仅1家。其中,荣盛生物、澳斯康生物、明峰医疗、联川生物等公司申报了科创板,景杰生物、河北一品制药、广州绿十字制药等公司的招股书已被创业板受理。
这一幕极为壮观:A股迎来了“报复性”IPO。
VC/PE境内IPO回报走高,现在美元基金也在研究A股上市机制
为何IPO排队出现井喷?
事实上,6月份IPO激增属于合理范围。通常来说,每年六月,企业申报IPO数量都会增加。这是因为IPO申报的数据有效期为6个月,企业在6月30日前申报,材料可以使用去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
再加上,上半年北京、上海疫情反复,导致大量IPO项目被积压。“当疫情缓解后,拟上市企业热情很高,总体申报数量非常多。”北京一位券商人士透露。
更重要的是,市场信心正在慢慢恢复。随着A股市场回暖、定价结构变化,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得以改善。从Wind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的171只上市新股中,有128家公司在上市首日实现股价上涨。涨幅方面,纽泰格、益客食品和中汽股份等3家公司首日涨幅超过200%,涨幅分别为221.60%、212.46%、200.00%,破发的阴霾一扫而光。
另外,伴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与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多高质量科创型企业涌入A股市场。
安永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全球的30%和53%,占比较去年均有所上升。上交所筹资额全球排名第一,共计328亿美元,占全球总量34%。深交所IPO数量全球排名第一,共计81宗,占全球总数的13%。
“鼓励红筹回归及注册制改革的深入将持续利好A股市场,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主力板块的推动下,下半年的新股发行将有望提速。”一个美元基金的合伙人曾表示。
二级市场的变化,正在悄然影响着一级市场的选择。在境内上市政策宽松而境外上市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境内退出渠道相对畅通,VC/PE机构支持的中企多选择于A股上市,占比达94.0%,而这也意味着美元基金需重新评估投资和退出策略。
从回报倍数来看,VC/PE在境内市场账面回报倍数走高。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VC/PE被投企业在境内上市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按发行价)达到5.87倍,相比第一季度的6.35倍略有下滑,但整体较2021年的回报仍有较大提升。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按发行日、首日以及20日计算的账面回报倍数均高于6倍,优于其他板块。与之相对的是,境外市场回报倍数持续走低。
可以说在退出端,人民币基金正迎来了历史机遇。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不久前向投资界表示,“我们一直主要在A股上市,所以美股受挫并没有影响到达晨,而港股流动性有限,系统性机会还是在A股。”
据悉,现在美元基金团队也在研究A股上市机制,重点学习科创板上市的政策,这是中国创投历史上罕见的一幕。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2012)
作者:张继文 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