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 刘燕秋 · 2024-03-22 15:25
形势艰难,见好就收,未尝不是一种务实的策略。
本周,海外的AI圈发生了几件大事。最令人惊讶的消息,当属微软聘请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flection AI的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和Karén Simonyan。Suleyman将负责微软新成立的消费者人工智能部门Microsoft AI,而Simonyan将作为首席科学家加入该公司。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这家初创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也将跳槽到微软。尽管Inflection AI还会继续运营,并任命新的首席执行官,但业务模式将彻底改变。
令人疑惑的是,去年6月,微软还主导了对Inflection AI的13亿美元,使其估值达到约40亿美元(近300亿元),成为AI初创公司中一次融资规模最大的案例之一。这才不到一年,就这么大手笔的“挖墙脚”,可以说直接把Inflection AI挖塌了。但实际上,Inflection AI还真不是微软挖塌的。
核心团队离开后,Inflection AI将把业务重点转为给企业客户提供模型构建和检测服务,原有的C端个性化聊天机器人业务将停用。虽然另一位联合创始人Hoffman表示,公司未来仍会有很好的上升空间,但恕我直言,很难想象,在被抽离掉灵魂人物后,一个科技公司还能欣欣向荣。
这条消息至少有两点令人唏嘘:
其一,大模型公司的竞争着实残酷。昨天还领先,今天便可能掉队。
Inflection AI曾是OpenAI资金最充足的竞争对手之一。不到两周前,它推出了最新的模型Inflection-2.5,声称其训练计算能力是第一代大模型的十倍,在多任务类型上的能力几乎可以与OpenAI的GPT-4相媲美。
但谁也没想到,在筹集了超过15亿美金之后,Inflection如此迅速地退出了C端消费者市场的竞争。许是OpenAI太强大,对手如果差异化不明显,或是没有自身造血能力,商业之路便难以为继。
事实上,Suleyman已经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部分吐露了离开的原因——Inflection AI积累了超过100万活跃用户,仍没有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
其二,创业公司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接受巨头的输血,也要能接受当无法继续增长时被这些巨无霸收编的命运。
尽管打着“招聘”的名义,但微软的这笔交易仍可能会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美国和欧盟的竞争监管机构已经在调查微软与OpenAI 的数十亿美元联盟。此次聘用Suleyman可能会引发更多问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微软和Inflection AI都在强调,这不是一次收购,Inflection AI仍然是一家独立公司。
将目光收回来,国内也已经用海量资金捧出了几只生成式AI独角兽。眼下,一级市场标的正忙着融资,二级市场则在忙着炒概念。这不,月之暗面还没上市,Kimi概念股已经炒得如火如荼。
两相对照,我难免会有一些疑问:国内大模型是否会复刻海外的发展轨迹?一些目前看来风光的公司一年后还能拿到融资吗?被大公司收购是这些AI独角兽最好的归宿吗?如果不能被收购,也无法上市,今天这些斥巨资投入的VC们又该如何收场?
这些问题我并没有答案。我只是知道,几家投了某个头部大模型的早期机构,已经或主动或被动地卖了老股。形势艰难,见好就收,未尝不是一种务实的策略。
AI独角兽的倒掉
故事不过开始于两年前。2022年,Inflection AI由Mustafa Suleyman与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共同建立。Suleyman曾是DeepMind联合创始人。DeepMind被谷歌收购后,Suleyman在一家风投短暂担任过合伙人,很快又重启创业,加入到新一代的生成式AI创业热潮中。
在成立之初的短短两个月后,该公司就完成了2.25亿美元的融资。Reid Hoffman带资进组,此外,投资方包括微软、比尔·盖茨、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Meta前CTO迈克·斯科洛普夫、DeepMind创始人戴密斯·哈萨比斯、维港投资、Greylock、Dragoneer等。
2023年3月,Inflection AI正式发布了Inflection-2.5大语言模型。随后的5月,Inflection AI发布了第一款面向消费者的产品Pi。这是一款“具有高情商”的个人AI产品,旨在提供更值得信赖和更个性化的人工智能体验。
有了产品,一个月后,Inflection AI宣布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3亿美元资金,领投方包括老股东微软、Reid Hoffman、比尔·盖茨、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和新入局的英伟达。Inflection AI 当时表示,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集群,为此已经配备22000个英伟达H100 GPU。
但此后,半年多过去了,Inflection AI再没传出融资消息。在大模型的竞争中,半年不融资,事实上已经释放了关于公司困境的信号。这给了意欲在生成式AI领域独占鳌头的微软可乘之机。
过去一整年,大型科技公司对AI的投资兴趣已经超过了VC。微软、谷歌和亚马逊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微软已经在人工智能业务上投入巨大。除了向OpenAI投资了130亿美元,还投资了法国初创AI公司Mistral。
作为合作的一部分,两家公司都在使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来构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通过对外投资,微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股价是最好的证明,今年1月16日,微软市值全球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no.1,如今又过去仅两个月,市值已大幅领先苹果5000亿美元。
如何将领先的AI技术更好地融入其消费者和企业产品中,这是微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收编Inflection AI之前,微软最想收归己用的还是风头无两的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去年12月,OpenAI内讧时期,纳德拉曾提出聘请Sam Altman和Greg Brockman。不过后来OpenAI内斗平息,微软只能作罢。
人工智能主导权的争夺战仍在继续,微软的最新举措无疑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增添了砝码。
微软CEO纳德拉表示,微软乃至整个世界才刚刚进入人工智能平台转变的第二年,微软必须确保有能力大胆创新。他最近在投资者关系电话会议上表示,通过将人工智能融入技术堆栈的每一层,我们正在赢得新客户,并帮助每个行业生产力提升。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阳谋吗?”
一家海外对冲基金管理合伙人在X上发帖表示,Inflection AI“将成为许多风投支持的基金会模型公司中第一家失败的公司”。Huggin Face的首席执行官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这是对那些AI初创公司发出警告:小心别落入同样的陷阱。
但Inflection AI的投资人或许没亏。另一位联合创始人Hoffman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与微软达成的这项协议意味着,Inflection的所有投资者都会收获良好的结果。一个合理的猜想是,微软可能已经私下收购了Inflection大部分股份。
“Open AI和其他公司”
“现在大模型技术上的差距,根本不是国内和国外的差距,而是OpenAI和其他公司之间的差距。”这是我最近从一位大模型投资人那里听到的判断。即使是美国的其他大模型独角兽,在技术上和Open AI仍然差距悬殊。
也在这周,《福布斯》披露,Stability AI研究团队的三名成员已离开这家资金雄厚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并且,Stability AI已经陷入资金困境。
Stability AI 正是全球流行的开源文生图模型Stable Diffusion的开发商。2019年一推出,Stability AI便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超过1亿美元,估值10亿美元,晋升独角兽。Stable Diffusion的最初版本是由慕尼黑大学的五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开发。
已经离开公司的三名员工Robin Rombach、Andreas Blattmann和Dominik Lorenz都是该团队的成员,Rombach更是研究团队的核心人物。
在核心人物出走前,这家AI明星公司已经陷入现金储备减少和高管离职的困境。8月,包括公司首席运营官和研究主管在内的六名高级员工离开了公司。尽管在过去一年中失去了几位工程高管,但Stability AI 仍没放弃研发。
在二月份发布 Stable Diffusion 3 后不久,Stability AI还推出了新的 AI 模型,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图像生成简短的视频。只不过,在Open AI发布Sora的强力冲击下,这些努力多少显得黯然失色。
归根结底,大模型研发太烧钱,需要不断融资输血。《福布斯》援引的内部文件显示,Stability AI的支出大大超过了收入。彭博社去年也曾披露,Stability AI 每月花费800万美元来支持其业务运营。
不过,仍然有AI独角兽在奋力挣扎。本周另一条关于AI的动态是,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ohere正在进行融资5亿美元的谈判,估值约为50亿美元——这距离它上一轮的估值翻了一倍多。
原因还是因为烧钱,随着新模型Command-R的推出,Cohere年化收入从去年12月份的1300万美元增长到本月的2200万美元。
Cohere成立于2019年,由曾在Google Brain和Cortex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创立。其联合创始人之一Aidan Gomez,是Transformers架构的作者之一。最新一轮融资在2023年6月,当时Cohere宣布获得2.7亿美元的C轮融资,估值达到22亿美元。这轮融资由Inovia Capital领投,英伟达、甲骨文、Salesforce Ventures等多家全球性机构和战略投资者参与。
Cohere正是定位于Inflection AI试图转向的to B市场,为企业提供大模型及服务。Cohere的董事Mike Volpi曾表示,他预计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将成为to C人工智能竞赛的受益者,面向企业的业务更有可能保持自己的地位。“许多专注于消费者的人工智能公司将试图转向企业市场。时间会证明,这种转向战略是否为时不晚。”
国内AI独角兽们同样面临这个选择。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题是,以to B为主,主要针对企业提供API和定制化服务,还是以to C为主,打磨产品并完成商业闭环。
事实上,头部公司已经展现出了不同的方向和定位。
智谱AI已经在to B定制化商业落地方面积累了上千家合作伙伴;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则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自己是一家 to C的公司,追求大模型时代的super-app。本周,月之暗面的产品Kimi 智能助手宣布支持200万字无损上下文,截至稿件发布,kimi概念股已经大涨三天。
另一点相似之处是,今年国内或许也将迎来一轮大模型淘汰赛。阿里、腾讯、美团、小红书等大中型科技公司频繁出现在大模型初创企业的融资名单中,他们是否会像微软这样伺机而动,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