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 曹玮钰、张俊雯 · 2022-08-13 13:06
科学家是否有必要all in创业?
科学家创业越来越被资本市场追捧,但all in躬身创业的科学家仍是少数。
科学家是否有必要all in创业?资本市场对科学家all in态度如何?如果科学家不all in创业,有何方式能将科学家先进的技术和商业化完美结合?
“第16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在投中网科技主编张丽娟的主持下,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智源研究院理事长、美国工程院院士张宏江,这3位科技行业的资深参与者,围绕“科学家创业时代,技术的骄傲与商业的现实”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宓群认为,最核心的科研突破,一定是非常大的突破,而不是只解决一个小问题。其希望创业者找到的是增量市场,比如自动驾驶、新能源车,技术又有突破性,比传统方案好10倍。而不仅仅只有2到3倍。
王田苗表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总想攻克最难的,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层面,有时候学者缺乏对客户真正需求理解,产业上下游的资源无法整合,如果直接面对主战场时候,往往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与挑战。这个时候,建议学者创业者可以选择从一个小的细分市场切入,把产品价值反复打磨出来,然后再迁移到主战场就好。
张宏江认为,作为科学家、教授、研发人员,在做科研的时候,一个长板就能让你成功。在做企业的时候,一个短板就会让你失败。所以,作为投资者就要帮忙补齐创业者的短板。
以下为现场探讨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张丽娟:三位嘉宾的大名如雷贯耳,我们不多做介绍,直奔主题。刚才提到科学家创业,各位认为现在科学家创业的人数是多还是少?
宓群:比较少。科学家需要多做科研,总的来说在创业层面上还不够,还需要多支持。
王田苗:现实中科学家或学者创业的较少,毕竟硬科技创业周期长,风险大。但是国家正在加强倡导,鼓励并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力度还大,今年6月22号刚刚由教育部、工信部和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千校万企”行动指导计划,反映出鼓励高校院所及医院科技成果与企业合作,根据情况可以支持创业。
张宏江:目前全心全意创业的人不太多,大家不愿意冒这些风险。许多人出来做了非常多的公司,但却并没有all in创业。希望未来有更多人all in,因为创业成功本就是小概率事件,不all in,成功率更低。
宓群:刚才宏江兄讲all in,这对投资人来说是好的,但对科学家是不容易的。很多科学家不一定全职做,但需要找到好的合伙人。总体来讲,还是少之又少,科研突破不容易,创业本身也不容易,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all in就更加难了。
张丽娟:如何看待科研优势在投资层面的加持?各位感受资本的水温怎样?
王田苗:个人觉得水温挺高,甚至还有一些泡沫。原因是中国在第二产业和西方有优势的大产业,特别是国家从材料、核心部件、芯片、软件、传感器和高端装备等都在发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政策包括科创板、北交所等各方面都在推动这个自主可控、科技创新的时代。
这个东西要想弥补,只能有两条线:一条是由高校院所的科学家与技术工程师和企业合作、或是围绕专精特新进行创业来弥补;还有一条线就是大企业自身加强关键技术或前沿技术的研发。目前来看,大企业高管出来做硬科技创业的会减少,原因是涉及到技术知识产权,原单位大企业往往比较保密与敏感,防范高管在原有科研成果上去创业。而国家却大力倡导高校院所科学家积极与企业合作,所以个人感觉大概有60%-70% 科学家或博士生与企业合作,进行知识产权授权或转让,往往为上市公司服务,而不是直接去做创业。
第二,个人觉得可能有20%-30%的科学家想创业,特别是大科学家或老科学家,他们有许多成果积累、可获得国家或地方的各种资源,他们科技成果的转化创业,最后往往实际上不是创业,而是自然变成了一种孵化器,比如安排不同的学生从事不同方向的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甚至成立不同的公司。
第三,而实际真正创业的比较少3-5%,只有all in创业,资本市场才放心并愿意出资。目前有的科学家创业的项目估值比较高,一方面科学家对自己成果价值的期望值很高,加上过去互联网创业把估值也抬得很高,有一定泡沫现象。另一方面,在科学家创业初期,他们往往没有离职,自己屁股还坐在单位,没有太大生存压力。
张宏江:同意王田苗教授的说法。我觉得水温挺好,经过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一波又一波模式创新的热潮以后,我们的人口红利、互联网红利都趋近走向尽头。当前的硬科技创业处于一个价值高地,有眼光的投资人一定会重投以硬科技为代表的科技高地。
但判断的核心在于,我们的科技创业者或者是学校教授们,能不能对自己的技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做科研的人,往往会高看自己的技术,往往认为自己的技术能改变世界。确实,技术会改变世界,但你的技术也要通过产品和服务去创造商业价值,至少从投资人的角度看是这样。
科学家创业,要想吸引到更好的投资,可能要在这方面多一些思考。就像我开始说,all in创业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前店后厂”的方式也很好,也就是说,教授还可以花大量时间待在学校,带领他的学生和团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找到一个懂商业、懂市场、懂产品的人在一线做CEO,真正地把技术推到市场上去。我觉得这样的方式依然会受到投资人的青睐。
从我在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观察来看,我们看到最近的“AI+”方向,比如AI+制药,最近就有一些比较好的科学家创业的案例,无论是从中国学校出来,还是从欧美学校回到中国,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投资。
张丽娟:宓群总,科学家怎样才能加入创业?请您再补充一下。
宓群:科学家创业,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从大学里出来,但现在很多项目包括AI(人工智能)的创新,比如DeepMind、OpenAI,最新的蛋白质3D结构,这不是从大学出来的, 有些是大企业支持的科研创新,有些则直接源自科技初创企业。
还有一些科学家是从大企业里出来的,很多企业都有很优秀的人才,他们招聘了很多科学家去做科研,而且往往需要与行业应用和商业应用相结合。所以现在估值最高的不一定是大学出来的科学家,而是那些科研做得好,创始团队在大企业工作过,离商业更接近的那些项目。
张宏江:接着宓总再说几句。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有三件比较重要的事:大模型、通用GPU,也就是AI的芯片,再加上芯片的编译和优化。智源在前两个,大模型和编译优化,相当于Image的固态优化,都投入了很多的资源。
我们观察到当前的现状是,人工智能已经到了一个亟需工程化的阶段。今天靠一两个教授在AI算法和系统上取得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愈来愈难,工程师在科研工作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是创业者的机会,也是公司的机会。有过例如5年、10年科技大厂经历,再出来创业的科学家或团队,往往会获得非常好的估值,潜力非常大。
王田苗:我同意两位的看法,在企业磨炼、沉淀过3-5年的科学家或工程师高管,他们出来创业无论是在估值上还是在未来发展都是受投资人认可与追捧的。我也观察过,真正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工程师在大厂干过再出来创业,往往他的商业意识、坚持韧性和资源整合能力都已经很强,他们发展的未来格局与业务张力往往也很大,我们看到的迈瑞、宁德、汇川等创业成长发展都是有技术出身的企业家所主导。但有一件事没解开,在未来的硬科技创业的过程中,从大厂出来的时候,知识产权要处理得好,不然会限制很多事情。
张丽娟:对的。刚才大家提到DeepMind,它是之前是亏损的,一直靠Google输血,但科研非常先进。为什么这么好的科研实力,没有转化为好的商业产品?大公司尚且如此,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怎样找到中间转化的窄门?
宓群:不是所有研发都可以转化的。比如美国很多大学研究做得好,其实是他们不做任何限制。普林斯顿很多教授就是这样,给你这个位置,你可以随便想什么和做什么,不是目的性很强的去做研发,最后有突破性的成果出来了也不一定马上就能商用。
但是科学家创业的路径选择很重要。举个例子,我们支持全球创新,包括全球华人的创新,有一位科学家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他做了一个跟安全相关的非常好的系统技术,本来想应用于自动驾驶,我们建议他尝试从区块链方向开始,最终效果非常好。等这一块业务盈利了再去抓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的安全,也会有更多实力。
科学家的视角是技术角度,不见得对整个商业世界的用户需求更加了解。这一点需要弥补上去。
王田苗:学者在科学研究上总想攻克最难的,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层面,有时候学者缺乏对客户真正需求理解和产业上下游的资源无法整合,如果直接面对主战场时候,往往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与挑战。这个时候,建议学者创业者可以选择从一个小的细分市场切入,把产品价值反复打磨出来,然后再迁移到主战场就好。比如工业CT应用可以用于在半导体、新能源电池、所有核心格局部件,但是往往竞争激烈,要求创业团队客户商业能力与成本约束很高,如果开始先放到航空发动机叶片、航天关键部件上检测上,可能市场竞争力不那么激烈,先打磨产品,企业发展会比较平稳。为了加速科学家的成果转化有效性,我们一直建议要先选择的市场,不要太大或过去比较成熟,在攻克细分市场,得到客户的认可,再逐步扩展形成扇形结构。
张宏江:刚才提到的DeepMind,即使忽略掉是否营利的问题,单就他们开拓性和系统性的科研工作,就非常有意义。他们在科研方向选择和科研工程协作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恰恰是中国所缺乏的。即使从工业的角度,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从方向先择上,AI领域,现在是占领高地的时代,DeepMind,OpenAI这一类机构把AI的研究高地占了以后,先开辟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方向后,基本这两年全世界的很多学生和学者都在帮他做工作,丰富和改善这个研究方向。能够在三年前看赛道,看中大模型,看中Transformer, 在3D引擎看中了蛋白结构和AI制药,去做Alpha Go体量的大项目,这种领先是很难后起模仿的。
回到科学家创业,我们投科学家需要看是否有机会占领高地,要先看项目方向是否看得准,再看是否做得更好。我们在考虑投资的话要先看团队,看他们能否找到核心问题,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中国的科学家创业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潜力巨大。
张丽娟:张教授提过“身高”的概念我很赞同,这个“身高”放在之前,AI赋能百业,做通用芯片、通用操作系统,或者找准一个时机,纵深下去。您在投资和孵化的时候会怎样考虑?
宓群:最核心的科研突破,是那种非常大的突破,而不只是解决一个小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增量市场,比如自动驾驶、新能源车都是增量市场,技术又是突破性的,比传统的方案好10倍,而不仅仅是2到3倍。
王田苗:我自己的两个判断:一是未来的发展具有高成长性,而且未来发展有望形成一定扇形结构;第二,当下能够找到落地场景能够验证,又能逐步在细分领域推广。
张宏江:我们从两个层面谈“身高”。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估值层面。
做科研的时候,我们谈“身高”,是指我们看科研人员挖掘出问题的潜力—— 能否找到最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优方法,这些都奠定了团队和项目的技术壁垒。
创业我们看身高,是看是否有能力将技术壁垒快速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壁垒,从而撬动商业价值。这里的商业价值,不是一倍、两倍,而是十倍、百倍的价值。
另外一个“身高”,是看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型过程中,创业者能否随着公司业务本身的发展,快速自我提升的能力。就是你有没有潜力,通过自己的能力成长,把公司从10亿美金带到百亿美金,不失控,这是我们看的另一个“身高”。我们看到太多科学家创业者,第一步从0到1走得好,1到100走得不好,很遗憾。
王田苗:刚才宏江说的十倍、百倍的商业价值,我觉得这可能与行业相关。比如,以软件、芯片、工业自动化装备、材料等,你会发现这这些创业的“身高”、选择路径与发展形态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软件往往容易向平台型模式发展,但自动化或核心部件往往就不是平台型结构,往往是从先纵向后横向。
张丽娟:如果分行业的话,创始人以及科学家本身个人的素质是不分行业的。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素质,能够做到百亿美金的公司,或者说他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王田苗:如果是做平台,软件芯片的创业要求特别高,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商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极强。一方面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要求高,另一方面是创业敢于冒险、商业敏锐、快速迭代等基因很重要。但对于硬科技、材料和零部件,这个周期很长,创业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最后这个公司可能是他的学生在主导了。这意味着硬科技或者核心部件的创业,更多需要不断学习,广阔胸怀接纳不同阶段需要的不同资源,是一个长跑运动员。
张丽娟:之前张宏江老师说过功成不必在我。
张宏江:创新的成功是小概率,创业的成功也是小概率事情。无论是作为科学家、还是投资者,我们都希望提高成功的概率。过程中,无论是谈身高,还是谈技术本身,最核心的无非是希望找到一个有潜力的团队,同时也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持续更新和学习的环境,从而提高成功的概率。科技创新方面,尤其是硬科技,我们要正视技术的发展、改进、成长,都是是需要时间、需要资源的。
作为投资者,也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一方面,要帮助团队在产品化、商业化和市场化,以及招人方面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像源码是做好投后,这是我们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硬科技和原来模式创新的区别,做好长期的准备,否则我们会产生失落和失望。
张丽娟:光速中国也投了不少科技项目,在您看来,他们有什么共同特质?
宓群:我们投了很多科学家的创业项目,其中有做得非常好的教授是all in创业,比如我们有一个脑科学领域的项目,现在应用于自闭症治疗的效果非常好。这位创始人在哈佛大学当了十年教授,他有一个非常强的搭档,是连续创业者,在商业、运营上帮他落地产品。
再比如,我们投了耶鲁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他要辞职all in也不容易,最后他的学生从哥伦比亚大学出来做CEO,学生的股份比老师还要高。这个架构就搭对了,因为创业很不容易,需要快速迭代,要很好地组团队,理顺架构。
张丽娟:作为孵化方或投资人,大家对科技创业者有什么建议,怎样把技术有效地创新并应用,怎样解决投资人的“苦”?不然,一提到投资科技,周期就特别长,三位有什么有效的建议?
张宏江:这是两方面的。作为科学家、教授、研发人员,在做科研时,一个长板就能让你成功,但在做企业时,一个短板就会让你失败。要去反复思考技术在应用方面的前景。
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帮忙补齐他们的短板。有很多人无比热爱自己的技术,但是从技术到产品的阶段,从产品到市场、商业化的阶段出不来,完不成。所以,这个过程需要创业者一方面自身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去找到自己的创业合作伙伴来补齐团队短板,这样才能快速成果化。
王田苗:从硬科技角度来看,我们孵化投资了60-70个项目。我会把天使到VC阶段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找好赛道和组建最优秀的PI(Principle Investigator,学术带头人)。第二是是否能够理解客户的痛点需求,产品研制能否落地,时间是否可控,是否有特别优秀的工程师加盟。第三是是否有商业合伙人,是否能够实现小批量销售,或拥有相应的资质与许可。第四个阶段是否有望实现收入接近1亿,业务结构能否从细分领域发展成为一个扇形结构,未来是否有第二条曲线。在这四个阶段,你可以交流、观察、辅导,前面阶段你可投也可以不投,也可以在中间阶段参与投资,也可以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或上市公司,这个时间一般会把一个创业的拉长到2-3年来看待它的成长或变化,不断发现或认知他们的价值,减少失败风险概率。
宓群:科学家创业,他懂科研,技术有突破,但是对市场的了解,如何运营企业,组建团队,怎样融资,还是很陌生的。所以,科学家创业者需要具备一个开放的心态,有学习和成长的意愿,这个很重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包容的心胸,找到优秀的人加入他的团队,甚至给足股份,这样的成长我们是非常期待的。
文章来源:投中网
整理:曹玮钰、张俊雯